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環保產業的支柱效益正在加速釋放。在我國進入“誰污染、誰付費”的時代后,各領域的資本力量都有了掘金環保市場的沖動。
日前,環保部法規司司長李慶瑞公開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環保市場的總投資額有望達到17萬億元。這一數據不僅令政府為之振奮,更給環保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讓人們看到,那個常年與不賺錢、低利潤等詞匯掛鉤的環保產業即將“改頭換面”的希望。
在業內看來,過去多年,我國環保產業處于發展初期之時,環保投入一直處于被打了折扣的狀態,資本一旦進入這個市場,就像進入了一個“無底洞”,很難達到預期的投資效果。
有專家表示,李慶瑞提出的17萬億元的表態是相對樂觀的預計。“按照業界共識,如果根據GDP占比2%來保守地計算,‘十三五’期間我國環保投入至少在6萬億元以上,而如果國家支持力度持續增加,則這一數據在10萬億元以上是非常有可能的。”上述專家表示。日前,環保部核安全總工程師劉華也表示,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就會形成8萬億-10萬億元的環保市場規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表示,這筆錢最終會由中央、地方政府投入和社會資本3個主要部分組成。對于政府和社會資本的投入比例,專家們基本都認定社會資本將會成為其中的“大頭”,占比至少在1/3-1/2。而根據公開資料計算,2011年、2012年,我國環保投入分別為6026億、8253億元,而中央投入僅為2641億、2963億元,其他部分都是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投入。
提及這一大筆資金如何使用,業界大多認為,投入方向將從以往的以環保項目建設為主向運營投資傾斜,并且重點發展此前中央鼓勵的“第三方”市場,更高效集約地使用資本發展環保產業。李佐軍也表示,未來環保投入要盡可能地按照市場化規則去管理,避免項目投資過程中產生浪費和損失。具體來說,有專家表示,“十三五”期間的環保投入,中央應更傾斜環保項目運行,減少對環保工程建設的投資,保障環保項目有效地發揮作用、輸出利益。我國可以將政府投入的環保資金委托給銀行、投資公司或者基金公司,由它們來進行環保項目評估,再去有選擇性地投資。
另一方面,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的工業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已在我國燃煤電廠脫硫脫硝領域得到試行,取得顯著成效。一些大型工業企業和工業園區也嘗試著采用此種模式以降低污染治理成本。其實,從“誰污染、誰治理”到“誰污染誰付費、專業化治理”的轉變,不僅是國家未來的主導方向,也將是市場需求的結果。“隨著排污標準的不斷趨嚴,迫切需要第三方企業來協助的將不再只有工業廢氣排放企業,還將拓展到污水治理、土壤修復、固廢處理等多個領域。”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生態金融中心副主任藍虹表示,當市場真正逐步放開以后,這個盤子里的蛋糕其實真的不小。
Copyright ◎ 2013-2022河北誠譽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冀ICP備16014214號-2